消防编程调试资料的准备和整理需要详细记录调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步骤,以确保系统的正确安装和运行。以下是整理消防编程调试资料的一些关键步骤:
调试前准备
资料收集:
向资料管理人员详细了解工程系统配置情况,包括系统图、平面图、非标柜接线端子图、使用说明书、业主或施工方对工程的要求和要点等。
准备调试所需的表格和工具,如万用表、兆欧表、对讲机等。
自检与了解:
根据系统设计图纸检查系统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出入应及时告知对方处理。
了解现场安装设备控制箱是否能按要求与报警联动系统连接,如达不到要求,应及时告知对方作相应的更改。
对消防报警主机、标准联动控制柜、非标联动控制柜、广播通讯柜、火灾显示盘、CRT等设备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检测系统线路对地绝缘电阻和系统接地是否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检查系统线路,对错线、开路、短路、虚焊等进行处理。
连接好交流供电电源,测量电压范围不应超出220V+10%,-15%,接好备用蓄电池,做好开机调试的最后准备工作。
调试中步骤
线路检查:
用兆欧表测量线路的绝缘电阻,确保线路绝缘良好,防止短路和漏电。
检查线路的导通性,确保线路无断路现象。
设备检查:
检查探测器、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或污染。
对设备进行地址编码设置,确保与系统编程一致。
电源调试:
检查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容量、电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进行电源切换试验,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时备用电源能及时投入使用。
单体设备调试:
分别对探测器、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进行功能测试,例如使用专用工具模拟烟雾、温度等条件,测试探测器的报警功能;按下手动报警按钮,检查报警信号的传输和响应。
系统功能调试:
进行火灾报警功能测试,检查系统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的报警响应时间、声光报警效果等。
测试联动控制功能,如启动消防泵、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设备,检查联动动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检查系统的故障报警功能,模拟设备故障,观察系统的故障显示和报警情况。
系统编程和设置检查:
检查系统的编程逻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报警分区、联动关系等。
对系统的参数设置进行核对,如报警阈值、延时时间等。
调试后记录
填写消防调试报告的数据,记录具体的调试次数和相应的数据结果。例如:
调试次数:第4次
设备名称:消防报警主机、消防喷淋系统、消防广播系统、消防排烟系统等
调试数据记录:
消防报警主机:主机工作正常,通讯正常;所有报警点均已正确触发并确认报警;消防联动功能正常,如消防泵、喷淋泵、排烟机等已正确启动。
消防喷淋系统:所有喷头均无破损、无漏水现象;报警阀工作正常,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指示正确;末端试水装置启动后,报警阀前已正确触发报警,并启动消防泵。
消防广播系统:广播设备工作正常,声音清晰;广播分区正确,可实现分区广播;紧急情况下,已正确触发紧急广播并启动消防广播模式。
消防排烟系统:排烟机工作正常,排烟量符合要求;火灾报警后,已正确触发排烟模式并启动排烟机;排烟管道内防火阀工作正常,可实现火灾早期烟雾控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消防编程调试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系统的顺利运行和维护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