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切割编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绘图与参数设置
使用绘图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绘制需要切割的图形,并设置相关参数,如进刀线、加工次数、台阶宽、钼丝补偿、加工偏移、跟踪限速等。
生成加工轨迹
根据设置的参数,选择合适的切割模式(如单件、共边、混合共边等),生成多次加工轨迹。有些软件(如Autocut)可以直接生成多次加工轨迹,用户只需选择生成3位编码即可。
编程软件选择与使用
使用数控编程软件(如发思特、Mastercam等)根据生成的加工轨迹编写数控程序。编程步骤包括选择加工起始点、选择内孔或外形、选择加工方向等。
编辑高频参数
如果需要使用高频切割,需要在编程软件中编辑高频参数。例如,在发思特编程软件中,需要编辑高频组号和参数,如脉宽、脉间、短路电流、走丝速度代码、电压代码等。
生成与保存G代码
编写完数控程序后,生成G代码并保存。G代码是数控切割机能够识别和执行的标准指令,用于控制切割头的运动和切割过程。
上传与执行加工任务
将生成的G代码上传到数控切割机,选择相应的文件名,并进行加工。有些软件还支持在线编辑和实时监控,方便用户随时调整参数和监控加工过程。
建议
细致检查参数:确保所有参数设置正确无误,特别是加工次数和偏移量,以避免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模拟与测试:在正式加工前,建议先进行模拟测试,检查切割轨迹和程序的正确性。
参考实际经验:多参考类似材料的切割经验和参数设置,以获得更好的加工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多次切割编程,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