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的编程可以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方法实现:
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操作系统编程
这种方法需要在火灾报警控制器设备上设置按键及显示器。
操作员可以通过按键及显示器进行联动公式的编辑,包括对联动公式的增、删、改、查等一系列操作。
由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操作系统功能相对单一,操作步骤较为繁琐,编程效率不高。
通过联动编程调试软件编程
这种方法需要先在电脑上安装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对应的联动编程调试软件。
通过软件进行联动编程,将联动编程获得的联动公式形成火灾报警控制器可识别的文件。
使用U盘作为传输介质,将文件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操作系统中的数据导入功能,将联动公式导入至该火灾报警控制器中。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直接操作控制器,并且可以通过U盘导出控制器中的数据,进行读取和编辑,从而实现快速进行联动编程和维护管理的目的。
联动编程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基本格式
海湾联动公式由等号分成前后两部分。
前面为条件,由用户编码(二次码)、设备类型及关系运算符组成。
后面为将要联动的设备,由用户编码(二次码)、设备类型及延时启动时间组成。
组成部分说明
用户编码(二次码):通常由多位数字组成,有特定的编码规则,如前两位对应设备所在的楼层号,第三位对应设备所在的楼区号等。
设备类型:用特定的数字代码表示,如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声光讯响器、防火阀、排烟机等。
关系运算符:
“+”代表“或”关系,即多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满足,联动条件就成立。
“×”代表“与”关系,即多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联动条件才成立。
等号表达式
“=”:联动条件满足时,控制点只有在“全部自动”的状态下才可进行联动操作(代表联动启动)。
“==”:联动条件满足时,控制点在“部分自动”及“全部自动”状态下均可进行联动操作(代表联动启动)。
“=x”:表示联动停动,且控制点只有在“全部自动”的状态下才可进行此操作。
建议:
选择哪种编程方法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如果需要快速编程和远程管理,建议使用第二种方法(通过联动编程调试软件)。如果需要直接在控制器上操作,第一种方法可能更适用。
在编程前,务必详细阅读设备的用户手册和编程指南,确保正确配置和操作。
定期备份编程文件,以防数据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