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程序运行遵循“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原则,具体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输入采样阶段
PLC按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并将这些信息存入内存中的输入映象寄存器。
输入映象寄存器的内容在后续的程序执行阶段与外界隔离,即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其内容也不会改变。
程序执行阶段
PLC按照用户程序中的指令顺序逐条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PLC根据输入映象寄存器中的信息进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等操作,并将结果存入输出映象寄存器中。
输出刷新阶段
在程序执行完毕后,PLC将输出映象寄存器中的状态转存到输出锁存器。
通过隔离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驱动外部负载执行相应的动作。
扫描周期时间
扫描周期时间指的是PLC完成一次完整扫描的时间周期,该周期的长短对于控制系统的及时性和响应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中断处理
当发生某些特定事件或条件时,PLC可以中断当前的扫描周期,执行特定的中断处理程序。
这些事件可以来自于紧急停止按钮、故障报警信号等。
程序编译
PLC程序需要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如梯形图、结构化文本或功能块图)编写。
编写好的程序可以通过编程端口上传到PLC中,然后开始执行程序中定义的控制任务。
总结起来,PLC的程序运行过程包括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和中断处理等步骤,通过不断循环扫描来实现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控和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