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4是数控车床中用于端面啄式钻孔循环的指令。其基本格式如下:
```
G74 R(e);
G74 X(u) Z(w) P(i) Q(k) R(d) F(f);
```
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R(e)`:后退量,即刀具在切削底部的退刀量。
`X(u)`:B点的X坐标。
`Z(w)`:C点的Z坐标。
`P(i)`:X方向的移动量。
`Q(k)`:Z方向的移动量。
`d`:在切削底部的刀具退刀量,符号为(+)(如果省略X(U)及I,则可用所要的正负符号指定刀具退刀量)。
示例
假设我们要在数控车床上钻一个直径为10mm,深度为20mm的孔,每次进刀量为0.5mm,退刀量为0.1mm,进给速度为100mm/min。编程如下:
```
G74 R0.1;
G74 X0 Z20 P1 Q0.5 R0.1 F100;
```
解释:
`R0.1`:刀具在切削底部的退刀量为0.1mm。
`X0`:B点的X坐标为0(即起始点)。
`Z20`:C点的Z坐标为20mm(即孔的深度)。
`P1`:X方向的移动量为1mm(即每次进刀量)。
`Q0.5`:Z方向的移动量为0.5mm(即每次进刀量)。
`F100`:进给速度为100mm/min。
注意事项
循环起始和结束:
循环从第二次钻深开始,钻削的量等于第一次钻削量减去递减量,但要求钻深大于所编程的递减量,否则,第二次钻削量就等于递减量。当最后的剩余量大于两倍的递减量时,则在此之前的最后钻削量应等于递减量,所剩下的最后剩余量平分为最终两次钻削行程。
断屑:
可以通过设置`IITB`、`D鸭`和`FRF`等参数来定义各次到达钻削深度处的停留时间和排屑时的停留时间,以及首次钻孔进给率的缩减系数,以保证较好的钻孔位置精度和断屑效果。
编程手册:
在编程过程中,可以参考数控系统的编程手册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以确保编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具体的应用需求或问题,请进一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