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吃饭的三个故事如下:
赵丹阳的故事
赵丹阳在2008年以211万美元成功竞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
在餐前,赵丹阳策略性地购入某股票,并在餐中向巴菲特推荐该股票。
巴菲特出于礼节敷衍回应,赵丹阳随后在媒体上宣称巴菲特对该股抱有厚望,导致股票四日内飙升24%,赵丹阳借此获利高达1.3亿。
朱晔的故事
朱晔在2015年以234万美元获得与巴菲特共餐的机会。
朱晔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自身企业,未提股市,成功让巴菲特对他的公司给予了表面上的肯定。
这一行为迅速转化为公司股价的90%涨幅,朱晔借此大获成功。
孙宇晨的故事
孙宇晨以创纪录的3152万中标2019年的巴菲特午餐,但在餐前取消了会面。
尽管孙宇晨在餐前通过炒作使其公司市值猛增7亿多,但他的行为最终激怒了巴菲特,导致他决定不再与中国人吃饭。
这些故事背后反映了一个现象:一些中国人在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时,试图通过策略性的行为获取短期利益,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巴菲特的决策,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