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泄不通”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 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连水都流不出去。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人非常多、非常拥挤的场面,或者用来比喻某种情况或环境非常繁忙、拥堵,以至于无法自由流动或通行。
该成语出自宋·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其中有“德山门下,水泄不通”的描述。在句子中,“水泄不通”可以作为谓语或补语使用,例如:
1. 人群把区政府围得水泄不通。
2. 敌人被围得水泄不通,插翅难飞。
3. 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4. 这条小巷被围观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5. 曼特加称巴西已被进口商品围得“水泄不通”。
此外,“水泄不通”还有一些近义词,如“风雨不透”、“人山人海”,以及反义词“畅通无阻”、“四通八达”。
总的来说,“水泄不通”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于描述各种因人多或拥堵而导致的无法通行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