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1296年-1370年),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他出生于江苏兴化,祖籍江苏泰州海陵县,也有说法认为他出生于浙江钱塘。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他曾任钱塘县尹,但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在苏州施家桥办学授徒期间,他收下了后来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学生。
元惠宗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起兵反元,施耐庵被张士诚敬其文韬武略,邀请为军师。在张士诚幕下,他帮助张士诚从兴化一路打到苏州。但由于意见不合,施耐庵最终选择离开张士诚,并带着门人罗贯中四处游学。
为了躲避战乱,施耐庵在兴化县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不出,专心于《水浒传》的创作。他结识了许多农夫和盐民,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成了他创作的素材。经过再创造,他以惊人的艺术才能,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将豪侠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水浒传》成书后,定为《江湖豪客传》。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施耐庵被征召,但他选择逃避,最终隐居在淮安,并终老于此。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但留下了不朽的文学作品《水浒传》,至今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