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命题程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制定双向细目表
依据:根据《历史课程标准》、教材及《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方法:
列出考试内容。
分配分值。
确定题型和题号。
列出能力层次结构。
预估难度。
注意事项:
确保覆盖面广。
分值和难度分配要合理。
编制试题
选择题:
题意必须明确,创设情境但要简明扼要。
题干叙述应表明题意,表达要完整,避免文字游戏。
选项之间不能有内容重叠,按逻辑顺序排列,语法上要与题干一致。
其他题型(如简答题、论述题等):
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合理的设问和答案。
确保题目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校对审核
对编制的试题进行仔细校对,确保无错漏。
邀请同行或专家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基于课程标准
紧扣《历史课程标准》,确保试题内容符合教学要求。
体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学科知识准确无误
确保所有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准确无误。
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价值取向正确
题目设计要符合教育目标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考核目标明确
每道题目应有明确的考核目标。
考察学生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命题素材来源广泛
尽量使用多种来源的素材,增加题目的多样性和新颖性。
注意素材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呈现形式丰富多彩
题目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文字、图表、图片等。
注重题目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试卷分析报告
对命题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评估试题的质量和效果。
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次命题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定出科学、系统、有效的历史命题程序,确保历史试题的质量和考试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