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根据 电子器件的不同来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代:
第一代计算机:
电子管时代,时间跨度为1946年至1958年。这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等,软件方面主要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第二代计算机:
晶体管时代,时间跨度为1958年至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采用的是晶体管,计算机结构以存储器为中心,并引入了通道概念,程序设计语言得到了发展。
第三代计算机:
集成电路时代,时间跨度为1965年至1971年。这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采用的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结构上仍以存储器为中心,软件功能大大扩展,发展了人-机对话式语言系统,小型机得到了快速发展。
第四代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从1971年至今。这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采用的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结构上以分布式计算概念来组织,操作系统中引入了数据库,微型机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种划分方式主要依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因为不同的电子器件在性能、体积、功耗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这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每一代计算机都在性能、功能和效率上有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