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出现可以追溯到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时间点和事件:
1970年代: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开始萌芽,当时还没有“黑客”这个词汇,早期的病毒主要是为了实验和探讨而设计的。
1982年:
第一个被广泛传播的病毒“Brain”病毒诞生,感染了IBM PC的引导扇区,这是人们第一次感受到计算机病毒带来的“中毒”滋味。
1983年11月3日:
弗雷德·科恩博士研制出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复制自身的破坏性程序,这被认为是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实验成功。
1986年:
巴基斯坦的兄弟两人编制了“Brain”(大麻)病毒,这是第一个在个人电脑上广泛流行的病毒。
1988年11月2日:
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罗伯特·塔潘·莫里斯撰写了第一个蠕虫病毒“Morris”,在数小时内感染了数以千计的UNIX服务器。
1990年代初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病毒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例如,1999年的“Melissa”病毒通过Microsoft Word文档传播,给无数人心烦意乱。
2000年代:
网络蠕虫如“SQL Slammer”和“Blaster”通过利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漏洞迅速传播,导致互联网大面积瘫痪。
2010年代:
计算机病毒开始变得更加智能化和有针对性,例如勒索软件和APT攻击。
综上所述,计算机病毒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早期的实验性病毒到复杂的网络蠕虫和针对性的恶意软件,病毒技术不断进化,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