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技术,也称为储备技术,是一种 利用系统的并联模型来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手段。通过在系统中引入额外的组件或资源,当主组件发生故障时,冗余组件能够接管任务,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冗余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工作冗余:
两个或以上的单元并行工作,平时由各处单元平均负担工作,因此工作能力有冗余。例如,服务器及电源等重要设备采用一用二备甚至一用三备的配置,正常工作时几台服务器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后备冗余:
平时只需一个单元工作,另一个单元是冗余的,用于待机备用。当主单元发生故障时,备用单元会介入并承担故障单元的工作。
时间冗余:
通过在系统中增加时间冗余,例如存储相同数据的多个副本,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信息冗余:
通过在系统中增加信息冗余,例如对同一计算过程进行多次计算,以检查结果是否一致。
结构冗余:
按照工作方法可以分为静态、动态和混合冗余。静态冗余是指冗余组件在系统中始终保持工作状态;动态冗余是指冗余组件在需要时才工作;混合冗余则结合了静态和动态冗余的特点。
冗余附加技术:
包括各种具体的冗余实现方式,如备份电源、热备份、冗余存储、冗余网络等。
冗余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设备等。通过采用冗余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系统故障时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确保关键业务连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