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计算机考试主要考察学员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组成:包括主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和MacOS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如文件管理、内存管理和进程管理等。
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和环型等)、IP地址的分类(如A类、B类和C类等)以及常用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HTTP协议和FTP协议等)。
数据库基础知识:涉及数据表、字段和记录等概念。
审计应用中的计算机技能
信息系统审计的技术方法: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的技术方法,以及在审计实施阶段中了解、描述和测试的方法(如询问、检查、观察、文字描述法、表格描述法和图形描述法等)。
测试方法:如测试数据法、平行模拟法和受控处理法,用于验证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是否符合预定的要求。
应用控制:包括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旨在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和可审计性。
审计理论与实务
审计学原理:审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审计实务:包括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等阶段的工作。
审计经济学:审计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和意义。
审计管理:审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审计会计: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和互动。
计算机辅助审计(CAATs)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审计,包括使用各种审计软件和工具。
信息系统审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业务包括系统开发审计、数据中心审计、网络通信设施审计、支持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软件及硬件供应商及外包服务商提供的方案和产品服务质量审计、灾难恢复和业务持续计划审计以及系统运营效能和应用开发测试审计等。
建议学员在备考过程中,重点掌握上述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并通过练习和模拟考试来提高解题能力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