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冗余度是指 系统或数据中多余的冗余信息量,通常也被称为冗余性。其主要目的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有一个备份或修复的方式,从而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冗余度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虑,包括安全角度、技术角度等。
安全角度:
冗余度是为了保障仪器、设备或某项工作在非正常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转而考虑的多余量。通过增加冗余部分或信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确保在部分组件发生故障时,系统仍能维持正常运行。
技术角度:
冗余度是指在某个系统或网络中,其某个部分或组件的备用数量与所需的最少数量之间的差值。这个差值通常被用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当某个部分或组件发生故障时,备用的部分或组件可以立即接管工作,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信息工程角度:
冗余度通常指信息冗余度,即在信息处理、存储和传输等环节中添加的额外信息量。这些额外信息的存在提高了数据可靠性和处理效率,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开销。
系统可靠性:
冗余度可以通过增加备用设备、多个通路、数据备份等方式来实现。这些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系统单点故障的发生,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总的来说,冗余度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或组件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