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征地的处理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责令限期改正
违法征地行为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及处以罚款。
公告与登记
发布征地公告,公告内容应包括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用途、范围、面积、补偿标准等。
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登记申请人包括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必须持相关证明文件进行登记。
投诉举报与行政复议
被征收人可以向征收办的上级政府部门投诉举报,或依法向辖区法院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收集证据
被征收人应收集相关证据,如文件、照片、录像带、目击者证言等,以备后续的谈判或诉讼。
申请信息公开
通过申请信息公开,收集征收方程序操作中的违法点,给征收方施加压力,争取时间和谈判或诉讼的主动权。
提起诉讼
如果行政复议无效,被征收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确认征地行为无效,并要求赔偿损失。
社会风险评估
在征地过程中,应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确保征地行为不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听证与补偿协议
征地公告发布后,应组织听证,听取被征地人的意见,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补偿安置方案。
被征收人应与征地部门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被征收人不自愿交出土地,政府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建议被征收人在面对违法征地时,及时采取上述措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