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有一些功能和限制,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限制:
没有关注功能
小程序不像服务号和订阅号那样有关注功能,用户通过搜索进入小程序后即可使用,无需关注。
无法群发消息
由于没有关注者,小程序无法像服务号那样群发消息。
不兼容HTML和Hybrid
小程序不是基于HTML5或Hybrid技术,使用的是微信自定义的Java、CSS、XML语言,不支持HTML标记和嵌入HTML网页。
没有外链
小程序中不能放置外链,包括二维码也无法长按识别,这限制了营销功能。
支付功能限制
个人小程序无法申请微信支付和微信认证,因此无法开通支付功能。
类目限制
某些类目如金融、电商、社区、教育等需要更高级别的资质和审核,个人小程序无法触及这些领域。
功能限制
个人小程序无法使用微信支付功能,用户无法直接在小程序内进行购物和支付。
小程序的数据分析能力较弱,无法使用高级功能如用户画像、转化率追踪等。
数量限制
每个个人用户只能创建一个个人小程序,且每个小程序只能关联一个微信公众号。
审核严格
小程序需要通过微信小程序官方审核,审核难度较大,不符合要求的小程序可能会被拒绝发布或下架。
其他限制
小程序不支持直播、不能参加微信官方活动等。
个人开发者需要支付30元/年的认证费,并且小程序需要强制备案。
名称和简介限制
小程序的名称、简介、logo、服务范围、服务标签、账号基本信息文字等均不得侵犯他人权益,不得含有商业化用语、政治、色情、敏感等违法内容。
代码和资源限制
小程序源码打包后的大小限制为1M,单次通过`wx.request`传输的数据大小也为1M。
小程序的`MINA`框架实现的tab bar最多只能有5个tab,通过`wx.navigateTo`推入后台的页面最多只能有5层。
小程序没有`webview`控件,自带的`view`和`text`不支持图文混排,也不能动态设置WXML。
这些限制使得小程序在功能、运营和开发上有一些固有的边界,开发者在开发小程序时需要仔细考虑这些限制,以确保合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