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立案仲裁程序规定

时间:2025-01-22 15:39:04 热门攻略

立案仲裁程序是指 仲裁机构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仲裁申请后,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审查,并在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下予以受理并开始仲裁活动的过程。以下是立案仲裁程序的详细步骤和要点:

申请

当事人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其中应包括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相关证据材料等。

受理

劳动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在5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将受理申请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则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调解

在仲裁程序开始前或受理后,劳动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自行判断进行调解,帮助双方妥善解决争议。

仲裁庭的组成

双方当事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和选定仲裁员。如果未能约定,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开庭审理

仲裁庭组成后,将组织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庭审中陈述事实、提供证据并进行辩论。

裁决

如果调解无效,仲裁庭将进行仲裁裁决,并出具《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予以履行。

执行

当事人如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一方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总结:

立案仲裁程序是一个严谨的法律过程,涉及申请、受理、调解、仲裁庭组成、开庭审理、裁决和执行等多个环节。通过这一程序,仲裁机构能够公正、高效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