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采购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需求计划
各科室根据实际医疗需求,编制年度药品需求计划。
需求计划应由各科室负责人审核,并提交医院药事委员会进行审议。
药事委员会负责审核需求计划的合理性,确保药品的适量采购。
供应商选择
在确定需求后,医院应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合适的药品供应商。
所有参与供应商的资格审核应符合国家规定,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和良好的信用记录。
采购部负责组织供应商评审,评审标准包括价格、质量、服务和供货能力等。
合同签订
与中标供应商达成一致后,采购部应与其签署正式采购合同。
合同内容应明确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及质量标准等。
合同的签署须经过法务部门审核,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验收及支付
药品到货后,药房负责对药品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药品的数量、质量、有效期和标签等。
财务科根据药事委员会的确认进行议价和定价,再上报分管院长、董事长确认后才作为结算依据。
监督与审计
成立监督小组,由纪检、审计、财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对药品采购程序、验收、出入库、质量监测、货款结算等环节进行抽查监督。
公示与记录
采购流程应公开透明,确保新药购进过程公开透明。
采购合同、验收报告等相关文件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审计和查询。
这些步骤旨在确保药品采购的合规性、透明性和有效性,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