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教学是一种 个别化教学方法,它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该方法遵循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自定步调和低错误率等原则。程序化教学将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子,使学生能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同时得到及时的反馈。
程序化教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普莱西发明了教学机器,并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从而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对当时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
程序化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在呈现大块的信息后,跟一个有多个选项的选择题,学生选择不同的答案后会被引向不同的页面,答对之后会出现新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把复杂技能和知识系统进行阶梯式和有序地教授给学生,帮助学习者更快地理解技术和知识信息所涉及的系统,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结合技术和教育的理念,程序化教学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或教学软件来实现,将教学主题分解成多个子主题,用计算机程序来传授。教学软件通常通过可视化图形使得学习者更容易理解概念,更容易提取和应用知识。
总的来说,程序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个别化教学方法,通过小步子、及时反馈和自定步调的方式,帮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