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机场的审批流程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个层级政府及民航管理部门的过程。以下是一个简化的审批流程概述:
选址阶段
确定机场选址并进行基本论证,形成报告递交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进行批复。
民航部门进行场址审查,包括对机场拟定场址的满足性及其对邻近机场的影响进行评估。
可行性研究阶段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机场建设规模、运营后的吞吐量、成本和收益预期等,以及对土地、环保、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给国家发改委进行报批。
前期审批阶段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文,申请并办理一系列准许建设的证件。
初步设计审批,由县或设区市发改部门或项目单位向省发改委报送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的申请。
施工准备阶段
完成施工图审查,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出具审查意见。
提交开工备案,包括飞行区和航站区的申请,以及完成项目环评、水保、地震、安评等开工前准备手续。
施工建设阶段
根据审批意见和施工方案进行机场的施工建设。
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包括设施设备调试和安全评估。
验收审批阶段
军方进行场址审查,包括空域与临时起降点的审批。
民航部门进行验收,确保机场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日常使用阶段
通过验收后,机场可以正式投入日常使用,并接受军方和民航部门的年度复核。
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参与方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及时沟通协调,确保审批流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