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5-01-17 15:24:42 热门攻略

仲裁程序是指双方当事人将所发生的争议根据仲裁协议的规定提交仲裁时应办理的各项手续。以下是仲裁程序的基本步骤:

提交仲裁申请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受理与组庭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受理后,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申请人,并将仲裁申请书副本和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双方当事人应当在仲裁员名册中各自指定一名仲裁员,并由仲裁委员会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员为首仲裁员,共同组成仲裁庭审理案件。双方当事人亦可在仲裁委员名册共同指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员为独任仲裁员,成立仲裁庭,单独审理案件。

开庭审理

仲裁庭审理案件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不开庭审理,这种审理一般是经当事人申请,或由仲裁庭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只依据书面文件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二是开庭审理,这种审理按照仲裁规则的规定,采取不公开审理,如果双方当事人要求公开进行审理时,由仲裁庭做出决定。

仲裁委员会会通知开庭日期,当事人需按时参加,并享有辩论、表述最后意见等权利。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可以和解或调解,若调解不成,则由仲裁庭作出裁决。

作出裁决

裁决是仲裁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裁决作出后,审理案件的程序即告终结,因而这种裁决被称为最终裁决。

仲裁庭根据调查清楚的事实作出裁决,双方当事人有权在收到裁决书后申请补正,并应自觉履行裁决结果。若对裁决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

仲裁程序包括提交仲裁申请、受理与组庭、开庭审理和作出裁决四个主要阶段。当事人需按照仲裁规则准备相关文件,参与庭审,并通过仲裁庭的审理和裁决来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