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是一部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以下是具有乡土气息的语句及其赏析: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赏析:
这句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白相兼,读起来阴阳顿挫,很有节奏感。三笔两笔白描便描写出了一个可爱可敬又有几分好笑的大好人。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运河两岸二百八十里的蒲柳风光,这里有芦苇深处的莺燕啼,河叉纵横的光影水声,有篱笆上喇叭花挂着露珠的泥棚草舍,有洒脱粗犷、故意撒野的纤夫,有多情重义、爽朗豪放的好汉。这里地近京华,交通便利,农民并不困守土地,撑船摆渡,游方走马,卖艺保镖,啥活都干。作者继承传统小说艺术手法,写人叙事有着我们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作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显现人物的性格气质。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赏析: 这段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气”“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性格,也充满了乡土气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赏析: 这句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明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凸显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用语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祖孙之间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七月中伏大响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这时是1936年,满子6岁,剃了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天到晚光着屁股在河滩上野跑,晒成了黑泥鳅。
赏析:
这段描写生动地描绘了何满子活泼可爱的形象,以及他在河滩上野跑的情景,充满了乡土气息。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夏日午后的炎热和孩子的顽皮,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农村生活之中。
这些语句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冀东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