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汉·佚名《别诗四首》
盛暑大寒冬大温—— 唐·元结《说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华县)》
多寒冬更甚,少睡夜能长—— 宋·王之道《和历阳李簿见寄》
根本既能深保护,何愁霜雪傲寒冬—— 宋·方凤《和陶渊明九日间居韵》
历涉艰难几寒暑—— 南朝宋·谢灵运《赠从弟弘元时为中军功曹住京诗》
寒暑相催,乾坤不用,历劫不为陈迹—— 元·赵孟頫《题青绥孝子诗》
京华历寒暑,鬓发皓已苍—— 元·虞集《苏武慢》
乌桓城外有荒台,阅历人间几寒暑—— 明·金幼孜《赠周子瓛致仕还永丰》
知君仙骨无寒暑—— 宋代 苏轼《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东来坐阅七寒暑—— 宋代 陆游《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
连日酷暑异常摅闷而作—— 宋·晁说之
酷暑观小僮汲水浇石假山—— 宋·杨万里
动息汗流珠,无风可涤除—— 宋·叶茵《酷暑》
酷暑事行役,瘴云天一方—— 宋·李纲《夜坐有感》
尽日炎炎酷暑蒸,黄昏气象未全清—— 宋·韦骧《酷暑初夜》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唐·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唐·崔道融《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开—— 宋·王安石《梅花·梅》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汉·《古诗孟冬寒气至》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齐己《早梅》
这些诗句描绘了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既有对酷暑的描写,也有对寒冬的刻画,体现了诗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