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kuàng rì chí jiǔ,意思是 荒废时日,拖延很久。其中,“旷”指荒废,“持久”指时间长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个项目因为各种原因而拖延了很长时间,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或结果。例如:“这个项目已经旷日持久,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失去市场机会。”
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赵策四》,原文是:“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意思是,现在得到强大的赵国的军队,用来抵御燕国的将领,拖延很久,几年之后,会使我国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的精力都消耗在防御工事上。
“旷日持久”的近义词包括“经年累月”、“长此以往”、“长年累月”,反义词则有“昙花一现”、“弹指之间”、“电光火石”等。在语法上,它可以用作谓语、宾语、定语,通常带有贬义。
因此,在处理事务时,我们应该注重效率,避免无谓的拖延和消耗,以免造成“旷日持久”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