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加强引导和政策支持
加大对工业软件应用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工业软件应用服务产业。
对相关服务企业给予与工业软件企业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应用生态的构建
推广“拿来即用、免申即享”的软件服务包模式,推动中小微制造业数字化应用。
编制行业软件产品名录,加速供需对接,拓展产业应用场景。
进行国产工业软件示范试点,形成典型的行业解决方案。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国有大型企业应与工业软件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进行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的供需结对攻关。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自主创新,提升研发设计与生产服务能力。
完善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产业链基础生态
分类施策,提高政策的精准度,构建面向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和经营管理的政策链。
统筹推进资金与人才的支持,推动产业创新。
建立涵盖工业软件基础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促进各类主体的创新参与和协同,推进工业软件的全产业链升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人才培训
加强工业软件领域的国际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中国工业软件国际化发展。
加强工业软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工业软件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保护企业和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激励更多的创新活动。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逐步推动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形成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体系,提升我国工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