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招标审计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招标前期准备工作审计
检查是否具有完善的招标管理制度,并严格履行相关制度对招标工作职责和流程的规定。
审查项目是否按规定进行招标,是否存在拆分、规避招标的行为。
检查相关制度或招标方案中是否明确对招标过程中违反规定程序、与供应商串通、泄露招标信息等行为的惩罚。
审查招标方案和标底、最高采购限价的合理性和公允性。
招标工作具体实施情况审计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审查对外发布的招标信息是否全面、准确,发布范围是否具有广泛性,参与招标的投标人是否合格。
采用邀请招标的,审查接受邀请的投标单位是否具有良好信誉、资质和财务状况,是否邀请至少三个以上投标人参加。
采用议标采购方式的,判断其合理性,审查是否经过相关部门评审。
审查保证金是否按招标文件规定收取和退还,开标过程有无记录。
招标文件的审计
审查招标人是否按规定编制了招标文件,发布了招标公告或发出招标邀请书,以及对招标文件的修改和补充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
审查招标文件中所列示的有关评标要求及评标标准的合理性、规范性,对于不合规的内容应及时予以纠正。
审查招标文件与招标通知书的一致性,由于不一致而造成问题的,应该查明责任。
标底价和投标报价的审计
标底的制定是招投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中标与失标的主要衡量标准。审计时要对标底的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查。
对投标人的报价进行横向比较,查找异常情况,如是否存在围标串标、陪标现象,或者是明显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差异等。
评标过程的审计
关注评标委员会成员组成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评标过程是否独立公正,评分标准和结果是否有据可依,是否存在人为操纵评标结果的行为。
合同执行情况的审计
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确保合同条款得到履行,防止出现违约行为。
审计方法的应用
文件审查法:全面细致地审查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合同文本等文件资料。
对比分析法:对投标方的报价、资质、业绩、技术方案等进行横向比较,查找异常情况。
实地核查法:实地考察招投标项目的现场情况,核实投标单位的实际生产能力、过往项目业绩的真实性。
系统数据分析法:通过电子化招投标系统挖掘和分析数据,查找潜在的违规线索。
专家评审环节审计:关注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和评标过程的公正性。
合同执行后评估法: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全面审计软件招标的合规性、公正性和透明度,确保招标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