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治之端也。法律的制定与执行是治理国家的开端。
法者,天下之仪也。法律是天下的准则,按照法律来办事,天下就有秩序。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是国家的秤,是用来判定轻重的,是社会的准绳,是用来纠正弯曲的。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治理国家有不便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治国无其法则乱, 法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且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所在,依法治国,执法为民,方能实现人民美好幸福生活。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更是对执法者有了一定要求,要求领导干部执法者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善治须达情,达情始近人”,人性化执法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了解群众,走群众路线,避免官僚作风;要服务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所思所忧所盼,满足群众需求。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防胜于治,教胜于诛。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只有加强执法公正,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长效、持久地打攻坚战,才能有效地管理社会事务,跳出久治不愈的窘境,更好地提供社会治理服务。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民主立法,就是坚持立法为了人民、立法依靠人民。应当完善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立法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回应社会关切。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和道德都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规范体系。法治重在他律,具有强制性、威慑性,可稳定人们的预期,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重在自律,具有调节性、劝导性,滋润社会成员的心灵。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这些金句强调了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以及执法者在执行法律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对您的申论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