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离家时,人们总会感到一种深深的不舍。这种不舍源于对家乡、亲人和熟悉环境的深深眷恋。以下是一些表达这种情感的说说:
九九重阳,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要经多少别离,人们才能学会聚时珍惜,别后不泣,爱与成长是条漫漫长路,人的一生总是在告辞,告辞童年,告辞父母离开家乡,辞去不适合的工作,逃离一座冰冷的城,送走成年的儿女,最终一个人告辞这个世界。
当岁月将懵懂变为了领悟,当时间将绿洲变为了荒芜。孤独旅人照旧游走在异乡,带着望春崖的思念在凡的世界里奔波劳碌,和大多数人一样抢着拍
身在异乡,守个伴侣像捧个珍贵的花瓶一样,可怕一不当心把它打碎,从而让自己怜惜、圆满。
有怀念,有失落,新的一年开始,要快乐要幸福,不要消极,要积极奋斗争取,努力! 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只有分离,让时间去忘记这一份默契。真的要离家了,我感到无比的伤感,我不是因为怕离开而远行!我放不下的是对家的思念和对父母的牵挂。
出门在外,家是“蝴蝶梦中家万里”的那份思念,归家途中,家是恨不得“千里庭缩”的那种急迫;久别归来,家是“审容膝之易安”的那种舒适。离家的时候总是那么的依依不舍,回家的时候那么的归心似箭,离家的时候总觉得那条路,要走那么长时间,回家的路因为有妈妈的等待而变短。
喜欢在宿醉后的周末,拉上朋友花一整个下午在颐和园里,晒着温柔老旧的太阳,晃悠悠地等自己醒酒。
它还是幼时的模样,山清水秀,绿荫丛生。
路好了,农村城镇化的大幕拉开。现在道路两旁排列有序的楼房,外立面是统一规定的浅灰色。洗脚上田的乡亲父老与田地的关系不再亲密,但对土地资本化的意识越来越深,到处在大兴土木,推倒重建,充斥着貌似繁荣的假象。年少时一眼望见的稻田,无数次走过的田埂,所向无踪。山被铲平,没有人放牛割柴,少年玩伴下落不明,昔年炊烟袅袅的乡村景象,不复存在。我们的村庄寂寥安静,没有了鸡犬相闻,只剩下一座座空无一人的老房子。那些熟悉的面孔,要么埋在了山里,要么渐行渐远。他们举家迁居更繁华的乡镇、县城,似是一场蓄谋多年的集体出逃。
少年时我们总想远走高飞,恨不得插上翅膀,离开家乡离开亲人,飞向远方。
男孩儿成长为一个男人的时候,总想要离开家;女孩儿成长为一个女人的时候,总想要建立一个家。
离别与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戏,习惯了,也就不再悲怆。
漫步乡间绿荫小道,春意正浓。我听见了,听见了新生的嫩叶在倾诉着对树梢的感激——这正是一个美好的时节。嫩叶也探透了我的心绪,唤来了微风掠起我的思忆——
因为有家,我幸福。
过完年啦 大家都要回到外面当大人了。
临走前好好再吃一次妈妈做的饭。
因为讨厌离别,所以做了那个先走的人。
长大后,仿佛故乡只有冬,再无春夏秋。
记不清了,只记得遗憾一年比一年多了。
列车已经开启,在外要照顾好自己。
家人表达不舍的方式很简单,多站一会儿,多送一程。
当爸爸允许饭桌上的我拿起酒杯的时候,我就知道是真的长大了。
回望着家的方向,眼中满是不舍。车站的人流涌动,步伐匆匆,而我却只想慢下来,再多看一眼家的模样。此刻,心中涌动的是无数的牵挂,想说的话太多,却不知从何说起。每一声汽笛响起,都像在提醒着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