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字梦得,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他出生于772年,逝世于842年,字梦得,籍贯为河南洛阳,自称是汉中山靖王的后裔。刘禹锡在文学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他曾任监察御史,并在政治上积极参与革新,但永贞革新失败后,他被贬为朗州司马。
刘禹锡的诗文作品丰富,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怀古、讽刺等多种类型。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常常以豪放、激昂的笔触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他的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杨柳枝词》、《望洞庭》等。
刘禹锡的诗歌成就非常高,他存诗800余首,词作也存四十余首。他的诗歌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的诗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