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大将军典故?

时间:2025-03-15 18:14:14 网游攻略

兵不血刃的典故出自东晋时期,具体事件如下:

事件背景

郭默是东晋时期的屯骑校尉,他英勇善战但骄横跋扈。

郭默因泄私愤杀死平南将军刘胤,并伪造诏书诬陷刘胤谋反。

宰相王导出于害怕,反而升郭默为州官。

陶侃的行动

陶侃说服王导率兵讨伐郭默。

郭默自知理亏,计划率军南下,但被部将生擒投降。

陶侃不战而胜,成功完成了任务。

成语出处

成语“兵不血刃”出自先秦荀况的《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成语解释

形容未经战斗就取得了胜利,兵器上没有沾上血。

相关文献

《晋书·陶侃传》详细记载了陶侃讨伐郭默的过程和结果。

其他文献如《荀子·议兵》等也提及了这个成语及其典故。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兵不血刃”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晋时期陶侃讨伐郭默的故事,形容未经战斗就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