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故事可以缩写为以下几部分:
早年经历
高尔基出生于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
由于家庭贫困,他只上过两年小学,10岁就开始在社会上谋生。
奋斗与成长
高尔基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并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
他非常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利用一切机会读书,甚至在被禁止读书和受到毒打时,仍然坚持阅读。
革命活动
高尔基曾参加秘密革命组织,并在1892年用笔名“高尔基马克西姆”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开始走上写作之路。
他参加了示威游行,并创作了《海燕》,获得列宁的称赞。
1905年,高尔基参加革命运动,并将自己的住处贡献出来作为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
创作巅峰
在美国期间,高尔基创作了许多表现工人阶级高贵精神的作品,其中《母亲》和《仇敌》是他的创作巅峰之作,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基础。
晚年与争议
高尔基晚年崇信神造说,并发表了一些宣扬神的言论,遭到列宁的批评。
他曾经救过火,并在火灾中抢救出书籍,他认为书籍是他人生的指引和灵魂的救赎。
名言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体现了他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和对知识的渴望。
通过这些关键点,我们可以简要概括高尔基的一生,从他的早年经历到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和革命者,以及他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