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和“置若罔闻”都表示把某事物放在一边不予理睬,但它们的侧重点和用法有所不同。
束之高阁
含义: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这个成语出自《晋书·庾翼传》,其中庾翼建议将某些人“束之高阁”,等到天下太平后再考虑他们的职位。
用法:通常用作谓语或宾语,表示将某物或某人放在一边,不再使用或关注。
近义词:置之不理、漠然置之。
置若罔闻
含义:形容听见了不加理睬,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这个成语出自明·朱国祯的《涌幢小品》,描述沈宜在听到别人意见时,因为心中恼火而置若罔闻。
用法:通常用作谓语或宾语,表示对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不予理睬。
近义词:置之不理、漠然置之。
区别:
侧重点:“束之高阁”侧重于将某物或某人长期放置不用,而“置若罔闻”侧重于在听到信息后故意不理睬。
用法:“束之高阁”可以用作谓语或宾语,表示将某物或某人放在一边不再使用;“置若罔闻”则侧重于描述对某种信息或建议的忽视和不理睬。
示例:
他精心写的建议书被束之高阁,领导根本没加以研究。
她对朋友的意见置若罔闻,根本不听劝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束之高阁”和“置若罔闻”虽然都表示不理睬,但前者更强调长期放置不用,后者更强调在听到信息后的故意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