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铣方形的方法可以分为手工编程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编程两种。这里分别介绍手工编程和CAM软件编程的步骤。
手工编程
创建数控编程文件 :启动数控编程软件,创建一个新的文件。设置及退刀面:
根据加工要求设置退刀面,以确保加工结束后刀具能够安全退出。
选择加工方式:
在软件中选择“曲面铣削”或“平面铣削”等加工方式。
规划走刀路线:
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刀具的直径,规划出合理的走刀路线,确保刀具能够覆盖整个加工区域,同时避免刀具与工件发生干涉。
设置刀具参数:
选择合适的刀具直径和长度,并设置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加工参数。
刀具半径补偿:
如果使用不同直径的刀具,需要设置刀具半径补偿,以确保加工出的方形尺寸准确。
编写并验证程序:
根据规划好的走刀路线和刀具参数,编写数控程序,并进行模拟验证,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加载并执行程序:
将编写好的程序加载到数控铣床上,进行实际加工。
CAM软件编程
绘制零件图形:
使用CAD软件绘制方形零件的图形,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导入CAD模型:
将CAD模型导入CAM软件中。
设置加工参数:
在CAM软件中设定刀具类型、加工方式、切削参数等。
生成数控程序:
CAM软件根据预设的加工策略和工艺规则自动生成数控程序。
验证与模拟:
在实际加工之前,通过软件模拟加工过程,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避免干涉和碰撞。
加载并加工:
将生成的数控程序导入数控铣床上,进行实际加工,并监控加工过程,及时调整切削参数和刀具路径。
质量检验与反馈:
加工完成后,对零件的尺寸、位置和表面质量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加工程序和加工过程进行反馈和优化。
示例
以使用ø32铣刀铣削48×24的矩形平面为例,编程步骤如下:
编程原点设置:
在工件上表面中心左侧边。
走刀路线规划:
刀具直径32mm,可以一次走刀完成,即刀具两侧均超出工件两侧面。刀具垂直下刀时,中心下刀位置坐标为(-20,0),沿直线向右切削到终点坐标(68,0)。
编写程序
```
O0001 G90G54G40G00Z100M03S2000
M08
G00X-20Y0
G00Z5
G1Z-1
F500
G1X68Y0
F800
G0Z100
M9
M5
M30
```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对方形零件的精确编程和加工。根据具体的零件尺寸和加工要求,可以调整走刀路线和加工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