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师资紧缺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
充足的培训和成长计划
准备充足的资金支持教师的成长,不能急于让教师上岗教学。
拥有优秀的课程设计者和师资培训老师,寻找现成的资源。
制定完整的教师成长培训计划,注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礼仪等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编程技能的掌握。
AI双师教学模式
采用AI双师教学模式,主讲老师提供标准化的教学内容,辅导老师负责孩子的服务、解疑答惑和作业批改。这种模式已经在一些机构得到验证,如新秀和码编程,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产教融合
与重点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少儿编程老师的培养模式,将教师人才的培养前置到学校里面。不限于理科专业,心理学、师范等相关专业的文科生也可以考虑,主要是寻找有培养潜力的群体。
提高薪资待遇和培训机会
加大对编程教育的投入和推广力度,提高编程教师的薪资待遇和培训机会,鼓励更多有编程技能的人选择从事教育行业。
严格的招聘和培训流程
在招聘新老师时,不强制要求计算机专业毕业,可以选择师范院校心理学专业或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并在薪资上给予高于平均水平的待遇。
新老师需要经过公司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教学,并在非上课时间通过一对一上课、互相提出意见等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利用标准化课程和大数据反馈进行监督和督导。
利用现有教师资源
现有的一些学校会利用信息技术教师或数学教师进行编程教育培训,但这种方式在讲解算法、核心原理等深入内容时可能会有困难。因此,师范院校应针对编程教育师资的培养做好布局。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逐步解决少儿编程师资紧缺的问题,提高编程教育的质量和普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