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机线上编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示教编程
取料示教:选定好吸嘴类型,用示教盒将贴片头运动到送料器的上方,下降并拾取元件,确定对中方式,贴片机会自动记录取料的X-Y-Z-Q坐标和其他取料校正方式。
贴片示教:在取料示教、吸取元件、校正和角度旋转完成后,用示教盒将贴片头移至线路板该元件焊接图案上方,利用线路板识别相机确定元件中心,再将元件下降到线路板上,单击输入。
完成线路板的传输、送料器和吸嘴设置和位置示教:取料示教和贴片示教后,进行贴装顺序编程与示教,可以通过示教盒进行,也可以使用贴片机软件中的自动编程功能来自动优化。
手动输入编程
所有贴片机都支持手动输入编程,即通过编程软件或直接在机器上输入元件的位号、代码和贴装角度等信息。
离线准备和在线调试
离线准备:
准备客户提供的BOM清单表,最好是Excel格式。
提取坐标,根据客户提供的文件选择不同对应操作方法,如直接使用编程软件将坐标与BOM表合并,或从PCB文件中导出坐标。
如果客户只提供BOM而无法提供坐标,需要使用扫描仪扫描PCB后保存成CAD格式,然后将坐标和BOM合成,并进行检查是否有遗漏、错位、重位等情况。
在线调试:
将编程的程序导入贴片机设备。
找到原点并制作MARK标记。
校正坐标位号。
优化保存程序,再次检测组件方向和数据。
开机打首件确认。
使用贴片机软件
利用贴片机随机应用软件中的贴片程序编辑功能进行编程,包括编辑优化好的产品程序,进行PCB Mark和局部Mark的Image图像处理,未登记过的元器件在元件库中进行登记,以及对多管式振动供料器进行重新分配等。
检查和备份程序
在编辑和优化程序后,需要检查程序中每一步的元件名称、位号、型号规格是否正确,检查贴装机每个供料器站上的元器件与拾片程序表是否一致,检查元器件的X、Y坐标是否与PCB上的元件中心一致,对照工艺文件中的元件位置示意图检查转角Θ是否正确,并进行修正。最后将完全正确的产品程序复制到备份U盘中保存。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贴片机的线上编程,确保编程的准确性和效率。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的贴片机型号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编程方法,并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