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控编程中,R通常用于表示圆锥面循环的半径差,而不是直接用于计算分刀量。分刀量通常由以下因素决定:
毛坯尺寸与加工后尺寸的差值 :首先需要计算毛坯的最大尺寸与加工后最小尺寸之间的差值,然后将这个差值除以2,得到半径方向的切削量。每次吃刀量:
分刀量还取决于每次的吃刀量,即刀具每次切入和切出的距离。将半径方向的切削量除以每次吃刀量,可以得到需要分割的次数。
总切削量分配:
如果需要将总切削量均匀分配到多次切削中,可以通过将总切削量除以分割次数来计算每刀的切削量。例如,如果总切削量是6毫米,需要分成6刀进行,那么每刀的切削量就是1毫米。
其他工艺参数:
在某些情况下,分刀量还可能受到其他工艺参数的影响,如刀具直径、刀具材料、机床性能等。
示例计算
假设毛坯直径为100毫米,加工后直径为80毫米,每次吃刀量为2毫米,需要分成4刀进行加工。
半径方向的切削量
\[
i = \frac{100 - 80}{2} = 10 \text{毫米}
\]
分割次数
\[
d = \frac{10}{2} = 5 \text{次}
\]
每刀的切削量
\[
\text{每刀切削量} = \frac{10}{5} = 2 \text{毫米}
\]
因此,在这个例子中,每刀的切削量是2毫米。
总结
分刀量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毛坯尺寸、加工后尺寸、每次吃刀量以及可能的工艺参数。R值在数控编程中通常用于表示圆锥面循环的半径差,并不直接用于计算分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