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工中心内进行R刀编程时,主要涉及到刀具的属性和加工策略的确定、刀路生成与优化、以及刀具补偿等步骤。以下是具体的编程方法:
构建三维模型和确定刀具属性
使用UG软件或其他CAD软件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信息构建三维模型。
确定刀具的属性,如刀具直径、长度、倒R角等。
生成刀路
通过选择切削区域和设定刀具轨迹等参数,生成刀具路径。
在生成路径后,进行路径优化,确保刀具运动平滑且不会与工件碰撞。
刀具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在CNC编程代码中加入刀具补偿指令,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刀具的切削半径,使刀具能够按照预期的轮廓进行切削。
刀具长度补偿:根据刀具的实际长度进行补偿,确保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准确。
编程要点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力与切削震动的控制,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准确地测量和记录刀具的尺寸和磨损情况,合理选择刀具补偿方式,并进行相应的编程调整。
具体编程示例
创建内R刀时,需要设置刀具的顶部直径位置和倒R角大小。例如,创建一把D10-R3的内R刀,刀具直径为D10,倒R角为3MM,那么直线长度等于2MM。
在设置刀具参数时,还需要设置跟踪点,以确保刀轨位置对得上。
其他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进行分层加工,可以使用3D轮廓铣和假刀技术,假刀使用平底刀,其直径为实际外R刀的小头直径减去火花位绝对值的两倍。
在编程时,输入的平底刀直径参数应减去火花位绝对值的两倍,工件余量设为0,以实现骗刀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实现加工中心内R刀的精确编程,确保加工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