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UG编程型腔铣的刀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切削方式选择
在刀轨设置项中,切削方式选择跟随部件,平面直径百分比设为70%。
公共深度与最大距离
每刀公共深度稳定,最大距离设置就是每次下刀的深度,合理设置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
切削参数设置
在“切削参数”对话框中,战略选项选择顺铣和深度优先。
在余量选项卡,设置余量0.3mm。
在衔接选项卡,设置打开刀路为变换切削方向。
非切削移动设置
进刀选项中,关闭区域进刀类型为沿形状斜进刀,斜坡角设为3度。
打开区域进刀类型与关闭区域相同。
区域之间搬运类型设置为最小安全值3mm,区域内搬运类型为直接。
速度和进给率
根据刀具直径(例如12mm)设置合适的速度和进给率,如速度5000,进给2500。
偏置面与拆分体
沿着工件最大外形拉伸一圈片体,高度超过工件,防止边缘位置加工不到留下残料。
使用偏置面往外偏置,距离比开粗刀的半径大5mm左右,确保偏置距离合适。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拆分体在两边切开,方便刀具从外面切削进去。
修剪边界
打开型腔铣-指定检查,把做好的两个片体选为检查体,生成刀路,优化刀路边缘位置的拐角问题。
其他优化技巧
控制最小斜面或使用检查体控制狭窄区域,避免大刀加工,保护刀具及机床。
对于凹下去及开放区域,使用跟随周边内加工会反刀加工,向外加工则中间下刀,用跟随部件则刀路太乱。
必需打开岛清根,壁清理,否则易发生漏切。
通过上述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优化UG编程型腔铣的刀路,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