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审核程序的规定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采集与整理
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按照规定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方法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采集完成后,进行数据整理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审核
数据审核人员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审核,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和逻辑性等方面的审核。
审核过程中,应聚焦重点问题,如污染源的具体情况,确保数据质量。
通过历史数据比较、横向数据比较、相关性分析和专家经验判断等方法对数据合理性进行评估。
数据报送
审核通过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报送频率和方式进行报送,包括内部报送和外部报送。
审核流程
数据输入审核,包括数据录入前的准备工作、数据输入审核和数据输入完毕后最终审核。
数据处理审核,包括数据处理前的准备工作、数据处理审核和数据处理完毕后最终审核。
数据输出审核,包括数据输出前的准备工作、数据输出审核。
审核人员培训与指导
各地普查办应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进行业务指导,选择典型行业的申报表模拟审核,对填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核预判。
审核评估与监督
采取逐级审核评估的办法,统计站对街内各部门、辖区直报单位上报的数据库进行审核评估。
对不按审核评估要求或数据有问题的报表,提出修改意见,有关单位要依据修改意见重新修订审核调整上报。
审核结果应用
审核结果应用于数据质量评估和审核报告,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审核通过的数据可以用于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
这些规定可以确保数据审核程序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数据质量,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