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祭祀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前期准备
由太常寺提请视牲,即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猿等,并安排负责看牲、分献的大臣进行前期准备。
皇帝在祭地前10天要去太庙,举行向祖先报告的仪式,行参拜礼。
祭地前5天,皇帝亲自前往牺牲所视牲,此后,派遣大臣每天轮流视牲。
祭地前4天,皇帝到奉天殿,由太常寺向皇帝奏报将举行祭祀之礼,并进献祭祀所用的铜人,然后传谕百官斋戒3天。
祭地前3天,皇帝到太庙,请明太祖的神主来配神。
前2天,太常卿同光禄卿再奏省牲。
前1天,太常卿到太庙,请明太祖的御版,安放于皇祗室,准备作为次日祭地的配享。
祭祀当天
太常卿在奉天门等候皇帝,奏请皇帝到地坛,锦衣卫人员随从护驾。
皇帝身穿常服乘舆,从长安左门出宫,再由地坛西门进入地坛。
太常官引导皇帝到地坛附近的具服殿,等皇帝换好祭服以后,导引官引导皇帝从方泽右门进入方泽,此时奏乐,各种人等各就各位,各司其事。
皇帝就位,升坛。进行完上香、献玉帛等礼之后,进俎(盛祭品的器具)。
再行初献礼,向皇祗及太祖神位献爵,行亚献礼、终献礼。赐福胙(古代祭祀时用的肉),光禄卿捧福酒进献于皇帝,皇帝饮毕,再由光禄寺官向皇帝进福胙,皇帝受胙。
此后由典仪官唱撤馔。再后是送神,送神音乐停止以后,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自到瘗位(埋藏之位),典仪唱望瘗,导引官导引皇帝至望瘗位,埋祝、帛,内赞奏礼毕,皇上在具服殿换上常服,太常卿捧太祖御位入安于太庙。
其他相关仪式
祭前准备:太庙令需检查祭祀物品是否齐备,布置祭坛,确保祭祀场所的整洁与神圣。
开场白:仪式开始,太庙令宣读祭文,介绍祭祀的目的和缘由。
行礼如仪:皇室成员在太庙令的引导下,按照规定的礼仪程序行三跪九拜之礼。
献上祭品:太庙令引导皇室成员献上祭品,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
祈福祝寿:太庙令宣读祈福祝寿之词,代表皇室祈求祖先的庇佑和家族的繁荣昌盛。
仪式结束:在完成所有仪式环节后,太庙令宣布仪式结束,并引导皇室成员退场。
这些步骤体现了古代祭祀的庄重与神圣,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