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这句话表达了美与丑、善与恶的相互依存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这句话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吕氏春秋》。这句话表达了事物发展到极点后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量变质变规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这句话说明了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强调了事物具有多面性和相对性。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吕氏春秋》。这句话表达了通过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事物的认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重点论。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王夫之。这句话强调了动和静的相互渗透和转化,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动静统一的观点。
“行也可以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
王夫之。这句话表达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又指导实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知行合一的观点。
这些古语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如矛盾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事物的多面性和相对性、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等。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古语,可以更好地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