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历的故事?

时间:2025-03-15 20:31:39 游戏攻略

春节的来历有多种传说,以下是其中几种较为流行的说法:

万年创万年历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便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他通过观察树影的移动和山崖上的滴泉,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和一个五层漏壶,用来计算时间。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对万年的发明非常赞赏,于是在天坛前修建了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舜继部落首领

-据说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部落联盟首领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正月初一(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年兽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人们发现“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桃符传说

-《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中说,门神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结的桃子又大又甜。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

古代丰收祭祀说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农历的正月初一,现称春节,民间俗称“过年”,‘年’的原意是指谷物成熟。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年’字,不过写法与今不同,它是由‘禾’和‘千’两个字加在一起组合成的;这各自的意思很明显,表示谷物纍纍,收成良好。古书上每将五谷成熟,丰收之年,称为‘有年’;大丰收的年分,称为‘大有年’。以后,便把谷物的一熟算做一年。到了周代,正是以‘年’名岁,一年的开头叫做‘岁首’。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主持制定太初历,正式确定每年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太初历实际上是继承了夏历的历法,并采纳了二十四节气,以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所以才叫做‘农历’。

这些传说故事虽然丰富多彩,但春节的形成并非因单一传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春节作为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涵盖了人文哲学、天文星象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