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材料
收集土地使用权证或土地权证、土地权利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土地平面图、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如土地出让合同、土地划拨决定书等)以及其他可能需要的相关文件或证明。
提交申请
向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或土地管理部门)提交地籍调查申请。
现场勘查
土地管理部门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核实土地的位置、界限等信息。
地籍调查
根据现场勘查结果,进行地籍调查,包括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土地平面图等。
审核
土地管理部门对提交的材料和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
颁发证书
审核通过后,土地管理部门会颁发地籍调查证书。
缴纳费用
根据当地规定,可能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领取证书
审核通过并缴纳相关费用后,可以领取地籍调查证书。
此外,地籍调查还可以包括以下详细内容:
权属调查:对宗地的权属来源及其所在位置、界址、数量、用途和等级等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和等级、填写地籍调查表等。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和 地籍勘丈:目的是勘丈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基本情况。
绘制地籍图:根据权属调查和测量结果,绘制地籍图。
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和宣传、收集资料、确定调查范围、进行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人员培训、仪器物资准备等。
提交成果:包括地籍调查报告和不动产单元表,成果审查与入库(地籍审核确认),成果整理与归档,数据库更新等。
地籍调查的具体程序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上述步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参照当地的具体规定和流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