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天下之民,莫非爱生之乐死之苦,莫非畏威之严,而恶利之小;莫非爱其家,而恶他人之有。此四者,天下之民所同也。
译文:天下的百姓,没有不渴望生命的欢乐,害怕死亡的痛苦;没有不畏惧权势的威严,而厌恶小利;没有不爱护自己的家庭,而痛恨别人的拥有。这四点,是天下百姓所共同具有的。
2. 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3. 原文: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译文:孟子拜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看他的样子不像个君主,走近他也不见他有所畏惧。”突然问他:“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定于一。”“谁能统一天下?”回答说:“不喜欢杀人的人能统一天下。”“谁能让他跟随?”回答说:“天下没有不愿意跟随的。”
4. 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5. 原文: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译文:孟子拜见齐宣王说:所谓故国,不是指有高大的树木,而是指有世代为国家效力的臣子。大王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提拔的人,今天都不知道他们哪里去了。
以上是《孟子》中的一些片段及其译文,如需了解更多内容,请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