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模具流道编程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的过程,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指南:
确定热流道板的尺寸、形状和孔径等参数
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路径。
将这些参数输入到CNC软件中,进行CAD/CAM操作,生成机器指令代码。
编写代码时的注意事项
确保代码平滑过渡,避免碰撞和空转等情况。
合理分配切削量,以确保高效的加工质量和精度。
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热流道板的加工精度、尺寸和外形符合要求。
流道加工的具体步骤
2D流道加工:
粗加工使用球刀,底部留0.05mm,Z吃刀为0.1,采用2D刀路插铣。
细加工使用球刀,底部为零,只加工一刀,同样采用2D刀路插铣。
3D流道加工:
使用球刀,加工方式与2D刀路相似,采用3D刀路插铣。
滑块编程流程
滑块分型面的预留:
编程前将滑块与公母模相靠的前后所有平面预留0.05mm,可以使用偏置图档或移动区域的方式预留。
滑块成品面的预留:
滑块的成品部分(产品外观面)需要用大电极放电加工,成品部分需预留0.05mm用来放电。
骨位加工
公司规定:宽度为0.8mm、0.7mm、0.6mm,深度小于6mm且底部没有R角的骨位都要铣出来。
开始要画出骨位线。
骨位加工时,以刀轴方向进退刀,Z方向吃刀量为0.01mm。
程序单需注明刀具角度,以便CNC正确选刀。
编程操作
根据模具结构和注射参数,编写程序进行操作。
这涉及到机器操作和控制系统的设置,包括注射机的设定、模具的安装和调试等。
编程操作需要根据具体的设备和软件来进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测试和调试
在编程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
这包括模具的装配、试模和调试过程,可以通过观察产品的外观和尺寸来检查模具的运行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CNC模具流道的高效编程和加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优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