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侧面铣削程序的方法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具体如下:
创建零件模型
使用UG12的建模工具创建要加工的零件模型,确保模型准确表示要加工的几何形状。
定义机床和刀具
选择适当的机床和刀具,并进行相应的设置,例如刀具半径、刀具长度等。
定义切削路径
选择切削轮廓和切削方向,可以使用UG12的切削路径生成工具自动生成切削路径,也可以手动定义切削路径。
定义切削参数
设置切削参数,例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
生成刀具路径
根据定义的切削路径和切削参数,生成刀具路径,UG12的刀具路径生成工具可以自动生成刀具路径,并进行优化。
生成NC程序
根据生成的刀具路径,生成最终的NC程序,UG12提供了自动生成NC程序的功能,可以根据机床和刀具的设置自动生成适合的NC代码。
机床模拟
在生成NC程序之前,可以进行机床模拟,以确保刀具路径不会与零件、夹具等发生碰撞或干涉。
调试和优化
根据实际情况,调试和优化NC程序,以获得满意的加工效果。
示例G代码编程
对于两侧面扁位的情况,可以采用以下G代码示例:
选择正确的工具 ,安装在铣床的铣头上。设置工件的零点
,以便可以在正确的位置开始铣削,通常使用G54或G55等工件坐标系。
移动工具到铣削的起始位置,通常使用G0代码和X、Y和Z轴的坐标指定位置。
在G代码中编程第一条路径,用于切削一个侧面,可能涉及到G02或G03代码,用于定义圆弧路径,并指定圆弧的半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还需要定义切削深度、进给率和旋转速度等参数。
完成第一个侧面的铣削之后,移动工具到另一侧面并编写第二个路径,这个路径也应该是一个圆弧路径,并与第一个路径相对称,重复同样的参数设置,直到铣削完成为止。
铣削完成后,使用M代码停止工具旋转,并移动工具到一个安全位置,以便可以安全地移除工件。
注意事项
刀具选择: 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考虑到加工材料的硬度、切削力的大小以及工件的尺寸等因素。 加工路径规划
切削参数设置: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合理的切削参数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切削力,同时也能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刀具补偿:由于侧铣头的刀具长度较长,加工时容易产生刀具偏差,需要在编写程序时考虑刀具补偿。
安全措施:侧铣头加工时会产生较大的切削力和振动,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切削路径合理,避免发生碰撞和过载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编写出高效、安全的侧面铣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