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器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加工:
加载毛坯:
首先将毛坯材料放置到数控机床上,作为加工的起点。
定义加工对象:
明确要加工的零件或部件,包括其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
设计刀具:
根据加工对象选择合适的刀具类型和规格,如切削刀具、钻孔刀具等。
定义加工方式:
确定加工的工艺方法,如车削、铣削、钻孔、切割等。
生成加工程式:
根据加工对象的具体参数、刀具的导动方式、切削步距、主轴转速、进给量、切削角度、进退刀点、干涉面及安全平面等内容,设计并生成相应的加工程式。
确立刀具轨迹:
依据加工程式的内容,详细确定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轨迹和运动方式。
编程:
使用数控编程语言(如G代码、M代码等)将加工程式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程序。
调试和优化:
在正式加工前,对编写的数控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加工操作:
将工件装夹在数控机床上,启动机床,按照编写的程序进行加工操作。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加工状态,并根据需要调整刀具和工件的位置和姿态。
加工后处理:
加工完成后,对工件进行检查和处理,包括清洁、测量尺寸和形状精度等。
结果评估与调整:
根据加工结果评估加工质量和效率,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优化加工工艺和编程,以提高未来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通过这些步骤,数控编程器能够精确控制机床,实现复杂形状零件的高精度和高效率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