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控编程中,坐标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以下是画数控编程坐标系的一般步骤:
选择工件原点
通常选择工件的某一个显著位置作为原点,例如工件的左下角、中心或者某个基准边,以便操作和编程。
对刀操作
使用机床的刀具,手动或者自动将刀具移动到选定的工件原点位置,设置这个位置为工件坐标系的起点。操作员可以通过手动模式或者手轮模式精确定位刀具。
输入偏置值
使用数控系统的操作面板,将当前刀具位置设置为工件坐标系的原点,通常使用G54、G55等指令设定不同的工件坐标系。
G代码与工件坐标系
在编程中,G代码用于控制工件坐标系的选择。常见的代码包括G54 - G59,这些代码用于选择不同的工件坐标系。例如,G54表示第一工件坐标系,G55表示第二工件坐标系等。这样,操作员可以在一台机床上定义多个工件坐标系,以便加工多个工件。
视图法或辅助面法
视图法是根据图纸上所提供的三个点的坐标,在零件上标出这三个点,然后通过这三个点来确定工件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辅助面法是利用待加工零件上的特定表面作为基准面,根据基准面的法线和零件上特定位置确定的辅助线来确定工件坐标系。
机床坐标系
机床坐标系是机床的硬件系统建立的坐标系统,由固定于机床自身的光栅尺或者编码器的零点建立起来。标准的机床坐标系是一个右手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三个坐标轴的方向与刀具相对静止工件的运动方向一致。
G53机床坐标系
G53指令用于将机床坐标系的原点移动到各轴的参考位置,这个参考位置通常非常接近每个轴正方向上超程的位置。这意味着机器坐标系中指定的坐标将为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准确地建立数控编程中的坐标系,从而确保编程的准确性和加工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