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程序流程如下:
立案审查
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现被执行人存在符合拘留条件且情节严重的情况,应立即立案审查。
此环节需对被执行人的行为和相关证据进行细致审查,以确定是否确需采取拘留措施,确保后续措施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制作拘留决定书
经审查符合拘留条件后,人民法院需制作拘留决定书。
该决定书应写明被拘留人的详细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等,并详细阐述拘留原因,即被执行人的违法事实及适用的法律依据。
制作完成后需报请院长批准,以保证程序合法严肃。
送达与执行
拘留决定书应及时送达被执行人,并通知其家属。
送达过程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程序进行,确保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知晓拘留决定内容和相关权利义务。
被执行人应在指定时间和地点接受拘留。执行人员需依法将被执行人送到拘留所执行拘留,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程序和规定,保障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确保执行安全顺利。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必须出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拘留证。
执行拘留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当在24小时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
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注明有关情况和理由,经部门领导审核,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
检察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由检察长决定,再送交公安机关执行。
对于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拘留手续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先行将犯罪嫌疑人带至公安机关,同时立即办理拘留手续。
通知家属
行政拘留应在24小时之内通知家属,下达行政拘留通知书。
被拘留人对拘留处罚不服,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异地执行拘留
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司法拘留
法院司法拘留的流程包括:债权人向法院提出司法拘留的申请,法院进行初步审查,审查通过后由法院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
以上是拘留程序流程的详细说明,涵盖了从立案审查到执行拘留的各个环节,确保拘留措施的合法性和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