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即车身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是一种车辆主动安全系统,旨在提升车辆操控性和安全性。以下是ESP的主要作用:
转向稳定控制:
当车辆在高速行驶中遇到障碍物需要紧急变道,或在雨天等湿滑路面上车尾开始甩尾时,ESP通过控制左右车轮的制动力,产生修正力矩,帮助车辆回到正确的行驶轨迹。
弯道制动辅助:
在连续弯道或山路行驶时,ESP智能检测车速与转向角度的关系,如果转弯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翻车,系统会适当降低发动机功率,必要时对个别车轮进行点刹,确保车辆安全通过弯道。
湿滑路面循迹:
在雨雪天气,路面附着力下降时,ESP监测车轮转速,一旦检测到打滑,立即调整动力输出,让车轮重新获得抓地力。
防止失控:
ESP可以实时监控汽车行驶状态,并在必要时自动向一个或多个车轮施加制动力,以保持车辆在正常车道上运行,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进行高速制动,以修正过度转向和转向不足。
整合其他系统:
ESP整合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ASR(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功能,并增加了横摆扭矩控制,提高了车辆在高速行驶转弯或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减少事故率:
据统计,配备ESP的车辆可以减少高达43%的致命事故率,因为它能有效降低因侧滑引起的交通事故。
ESP系统通过精密的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实时分析车辆的行驶状态,并在检测到潜在失控风险时自动介入,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ESP并非旨在提升车辆的物理极限,而是作为一种安全辅助系统,帮助驾驶员更安全地接近车辆的动态性能极限